当前位置:智联科技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国光伏企业处在生死关头 谁来救助?

    实际上国外很多企业的状况也很不好,看一看在美国上市的众多国内光伏企业发布的2012年度第一季度财报,就已经是哀声一片了。受市场低迷态势影响,这些产值与市值曾经高达百亿的光伏企业,包括江西赛维、尚德电力、晶科能源、韩华新能源、英利绿色能源、昱辉光能、晶澳太阳能、常州天合光能、阿斯特太阳能和大全新能源,在境外上市光伏企业全部亏损。其中江西赛维亏损达1.85亿美元,尚德电力亏损1.33亿美元,晶科新能源亏损5660万美元,韩华亏损4820万美元,英利亏损4500万美元,昱辉亏损4020万美元,天合亏损2980万美元,阿特斯亏损2130万美元。

    也就是说,上述10家光伏企业仅一季度就亏损了6.12亿美元。

    美欧双反调查由于大量企业倒闭

    对光伏生产厂家来说,形势的发展是灾难性的。

    而在2010年,形势似乎还一片大好。在这被称为光伏行业“最赚钱的一年”里,几乎所有的光伏企业都赚得盘满钵盈。同时,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往被认为高不可攀的平价上网的梦想似乎越来越接近于现实了。

    这显示出,光伏发电的前景远大,因此所有行内与行外的人对此都十分乐观。

    但是自2011年11月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后,形势便急转直下。

    今年5月份,美国商务部公布初裁结果,决定对中国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生产的电池征收约31%的反倾销关税,对中国小型太阳能电池板供应商征收高达250%的关税。

    美国的“双反”调查仍在继续,来自欧洲的“反倾销”危机接踵而来。7月24日,以SolarWorld为首新成立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正式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已经向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倾销行为提起诉讼。

    SolarWorld副总裁,EUProSun主席MilanNitzschke表示,“我们笃信欧洲太阳能产业的未来,因此我们在本周正式请求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太阳能制造商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展开调查。中国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占据了欧洲80%的光伏市场。由于中国厂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非法倾销,欧洲光伏制造商空有一身技艺,却在家门口被声声击败。”

    如此说法的背景是,其时欧洲的经济正面临极大的困难。而在光伏行业,包括德国第一大光伏公司Q-Cells,以及其他曾辉煌一时的光伏企业,Sovello、Solon、Solar Millenium都登上了德国破产光伏企业的名单,此外还有大量中小企业倒闭,而这些企业都把责任归咎为来自中国的低价光伏产品的竞争。

    输美产品价格不降反升

    原本,在美国已经做出反倾销初裁之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数量应该会大幅减少,美国本土的光伏供需短暂失衡后,价格应该会上升。但令人尴尬的是,中国销售的光伏组件价格仍在下跌。在6月份,组件价格从初裁时的每瓦0.9美元,已跌至每瓦0.75美元了。

    市场人士认为,这是由于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地,那些特别困难的企业采取了激进的降价措施。

    而这却足以让欧盟当做榜样。因为看似即便美国在双反调查的初裁中对中国企业成功征收了31%-250%的高税,对市场的影响看来也并不严重,使得欧盟更有底气提出类似的对华“双反”。

    在政治上,环境对中国光伏企业似乎也很不利,7月20日,德国环境部部长Peter Altmaier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给予光伏企业以金融支持,价格战导致很多德国光伏企业陷入艰难求生状态。“必须公平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反倾销程序或是确保公平的途径之一。”

    由于经济的萧条,欧盟各国普遍财力不足,双反增加的税收正好可以充实下欧盟各国本来空瘪的钱包。

    从过去的案例来看,此次欧洲太阳能板厂商指控中企在欧倾销若被欧盟立案,中国企业最终被裁定为倾销的概率很大。

    与美国不同的是,欧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市场。欧洲市场对于中国光伏业的意义也格外重大,正是它培育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与辉煌,至今中国光伏产品仍有约60%输往欧洲。业界普遍预测,若欧盟双反成功,中国企业很可能将丧失在欧盟市场的优势,这将置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空前的危机境地,大量的中小企业会倒闭关门,与此同时,本已困难无比的国内一线光伏企业也将会有半数陷入到破产困境。

    而假如欧盟最终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则涉案金额将超过200亿美元,这也将是中欧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争端。

    因此欧盟的这一裁决,对中国众多光伏企业来说,已到山穷水尽的境地。

    产能是否已经过剩

    对于当前的困难局面,智信中国低碳总裁郭信麟在接受和讯网连线时表示,问题不仅仅是美欧的双反,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光伏行业产能的过剩。

    他认为,在光伏行情好的时候,大群人涌入到了这个行业,而这些新成员大都较为盲目,根本没做长远打算,只想早分一杯羹,这是造成当今光伏行业困境的根本原因。

    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量约为27吉瓦,光伏产能却超过了50吉瓦。其中,仅中国自己就至少拥有30吉瓦以上的产能。

    2006年时,江苏全省的光伏相关企业只有不到100家,而到2011年年底,这个数字已激增到了1100家。

    当然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某光伏企业管理人员就称,就光伏发电的应用前景来说,未来需安装的光伏电站还多着很,甚至“这点产能根本不值一提。”

    “如今光伏企业面临的困难局面,不是由于光伏企业无能,而恰恰因为太能干了,我们有着同行业全球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有着最先进的上次工艺和技术,处于行业最顶尖的企业当中”。此前在接受和讯网连线时,阿特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也这样认为,“外部的环境是我们无法把握的,我们只能努力争取,并在此期间,尽力做好自己企业的事情”。

    “今年的出货量总体来说并没有多少下降,只是由于单价降低,毛利降低,造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瞿晓铧表示。

    由于对电池片和组件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再信任,上游原料供应商将赊销改为现金交易,增加了下游光伏组件厂商现金流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下游光伏组件厂商为了保住市场份额,给客户的结算周期就会放长一点。双方面的原因让光伏企业的资金链雪上加霜。

    哪些企业更危险

    “中国的光伏行业必须要经过一场比较大的整合,淘汰弱势企业,最终可能剩下的4、5家大厂商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郭信麟表示。

    在看来将面临淘汰的企业中,江西赛维首当其冲。其高达60亿美元的负债,以及相对资产额87.7%的负债率,同时营收不断下滑,旗下工厂大多数都已停产,虽然政府正在全力救助,但糟糕的外部环境,让其看来已经很难再回天。

    除赛维之外,无锡尚德电力的处境也极其危险。

    尚德曾有着极其辉煌的过去,过去10年的光伏产业黄金期,不仅令尚德电力从无锡小厂一跃而至全国第一、全球第四大龙头企业,同时也把尚德董事长施正荣推上了2006年的中国首富的宝座。

    但负债率过高、短期债务危机、遭遇反担保欺诈,正在成压垮无锡尚德。公司2011年四季度负债总额为36亿美元,负债率79%;短期债务已对运营和现金流造成巨大影响。2011年底,尚德短期借债从2007年3.21亿美元攀升至15.73亿美元。现金和短期借债比由1.62急剧下降至0.31;今年7月底曝光的担保欺诈案,更是使公司财务濒临崩溃,该公司必须在明年偿还约5.4亿美元的债务,如果被迫履行所有的贷款担保,该公司还将进一步欠下近6.8亿美元的债务。

    据行业人士爆料,目前无锡尚德在对外付款时已经非常艰难。尚德的一大错误在于2008年高位囤积过多晶硅,随后多晶硅的价格从400多美元/公斤一路下跌至20美元/公斤以下,导致公司的损失巨大。

    而在光伏行情特别好的2010年,又由于尚德电力在薄膜太阳能等领域的两次巨大的投资失误,导致尚德不仅未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2011年更是出现高达10亿美元的巨亏。

    为此美国一家投行Maxim Group的分析师8月1日给予尚德电力“卖出”评级,并把尚德股票的目标价由0.5美元下调至0美元。上述分析师称:“尚德唯一的办法是破产重组,而它的股票分文不值。”

    除赛维和尚德之外,在美上市的大型光伏企业中,晶科能源和韩华新能源由于市场份额原本就较小,营收偏低,而亏损同样巨大,且较高的债务负担,同时由于产品竞争力偏低,也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危险。

    中日市场成救命稻草

    当然,对光伏企业来说,好消息也有一些。首先作为国家新兴能源行业,中国正在加紧推出针对光伏产业规划调整,以提振目前陷入低迷的光伏行业发展。

    实际上,为了恢复光伏厂商的信心,中国已经将长期光伏装机目标翻番,到2020年达到50GW。中国政府的这一举措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将力挺国内光伏产业。

    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光伏装机将是全球光伏市场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2012年下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预计将快速增长,未来两年新增装机超过10GW。

    另外,好消息还有,目前中国一半以上地区的实际光伏发电成本已低于全国工商业用电平均电价。问题在于,国家电网并没有对光伏发电的上网放开,导致光伏发电在中国应用推进仍然相当缓慢。

    除中国之外,日本被认为是另一个正在逐渐释放出潜力的市场。由于对核电发展的巨大反对声,为了弥补缺口,2012年7月,日本推出了公用事业绿色投资税费减免法案,希望加强光伏发电在日本国内的发展。因为日本国内的需求大增,所以日本光伏产品出口在减少,而进口激增。

    在此背景下,日本的光伏制造厂商正考虑放弃原有的商业策略,从全部在日本生产转向合同外包。

    许多中国光伏企业都看准了这一机会。